台北縣市的河濱自行車道長得就是這副德性,曲裡拐彎的,在這種場地比賽,就有點像走九曲橋,永遠在轉彎。
我可以瞭解三重市只能在河濱公園辦馬拉松的難處。就算腳踏車跑來跑去,好歹至少環狀自行車道這段因為捷運工程的關係,臺北橋那一段還是封閉的,所以三重 - 蘆洲這一段的自行車比較少,到八里那裡,跑者散開來了,也比較不會造成腳踏車與跑者的對立。
不過還是滿危險的,特別是八里端的自行車道,有好幾處是接近 90 度的大彎,有時跑者想要合理切西瓜,都還有可能撞上自行車。
其實最麻煩的不是自行車或水泥硬賽道。這次最讓人頭大的是天氣。
前年的三重、2006 年的三重,都是絕好的跑步天,陰霾,甚至飄點小雨。此番不然,第一趟還沒過一半,就發現太陽已經露著陰狠的笑容從陽明山慢條斯理的游移上升,君臨天下的氣勢讓四周雲層都不敢越雷池一步。
冷不防就想到大一時的校運會,我不怕死的報一萬公尺,猜猜幾點才開始比賽?接近中午 11 點。四月天,嘉義的天空比今天的三重還藍得徹底,您大概就不難想像那溫度是何等可怕,那天我沒中暑還真是萬幸!
去年的台中港馬,也是這樣的天氣,跑在空曠的港區,那滋味還真夠瞧的,還好 34 ~ 37 公里這一段跑在森林中,否則那一場應該會更慘烈。
知道賽道硬,所以我穿了練習鞋上陣。知道太陽刺眼,所以祭出太陽眼鏡伺候。知道溫度只會爆升不會狂降,所以速度不敢開快...真的嗎?
第一趟去程是慢,反正天氣熱得跑了快 6 公里還是沒有熱開的感覺(這真是夠諷刺的),乾脆就這樣慢下去。該打嘴鼓、撂狠話的,也都在這一趟完成。
哪知第一趟回程會超速。
第一趟回程過關渡橋到觀音橋前,身旁突然出現一個我不認識的人,戴著隨身聽,就這樣悶聲不吭,緊緊黏在我旁邊。我其實很不喜歡有不認識的人這樣硬跟著(除非是認識的,約好或是有志一同要混,這一點,李村祺大哥跟我最有默契了,哈!),讓你先走嘛,你又不走,我慢你也慢,我快一點你也快一點,幹嘛黏著我?你跟在我後面,我還比較不會感覺討厭,路又這麼窄,還硬跟在我旁邊,給我很大的壓迫感,這才讓人討厭!觀音橋前的爬坡,才好不容易甩掉他。
不過這個人並不是造成我第一趟超速的主因。反正第一趟回程就是超速了,回到起點時竟然不到 1:45,當場嚇傻。
開始有不好的預感,第二趟去程開始壓速度。
比較麻煩的是因為沒有明確的里程標示,我無由瞭解速度壓到多少。更麻煩的是體溫漸漸上升,海綿、淋水等各種方式都用上了,還是止不住體溫上升的速度。
於是我決定想辦法用兩邊的景物降低疲憊感,儘管這景色早就熟到不行。
經過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老師的家門口,還特地望了望林老師家的窗戶,今日窗簾全都放下,不知道是林老師還在休息,還是已經出門,前往新舞台準備下午雲門 2 的演出。
其實到第二趟回程時,速度就已經掉很多了,因體溫上升造成的疲憊感很重,要快也快不起來,靠著意志力一路撐撐撐,終於撐過了關渡橋、撐過觀音橋、爬上堤防頂端的自行車道。
過了最後一個補給站,跑上柏油路小堤頂段,剩下兩公里半左右時,我突然出現幻覺:我在哪裡?這一個念頭把我整個嚇醒,仔細一看,我的左腳已經非常接近堤防邊,只要再往左一小步,就會整個人摔下去。我瞭解了,不能再皮條,邊跑邊走到只剩一公里時再一路撐回去吧。
實在太熱,回到終點後,數度有很想嘔吐的感覺,還好都硬生生壓了下去。
溫度是很熱沒錯,但我比較介意的還是第一趟回程的配速,竟然還會失控。對於配速的精準掌握,特別是炎熱天氣下的配速,還需要再多琢磨琢磨。
大會公告成績:(尚未公告 -- 這效率有點慢喔)
手錶自計成績:3:42:17
第一趟去程: 0:52:38 0:52:38
第一趟回程: 0:51:13 1:43:51
第二趟去程: 0:54:25 2:38:16
第二趟回程: 1:04:00 3:42:17